馮秉銓(1910年11月11日~1980年3月6日),電子學家、教育家。河北安新人。1930年清華大學畢業后到廣州嶺南大學物理系任助教。1932年到燕京大學進修,1934年獲碩士學位后返嶺南大學,首創廣東高等院校第一個業余無線電臺,1935年任副教授,1938~1940年任物理系代系主任。1940年赴美留學,194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后留校任講師、研究員。1946年偕夫人高兆蘭(1914.2~ ,光譜物理學家,原中山大學教授)回國,先后任嶺南大學教授、系主任、教務長等職。1952年起,歷任華南工學院(今華南理工大學)教授、第一任教務長、副院長,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、中國聲學會副理事長、廣東省電子學會和廣東省物理學會的理事長、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。在無線電技術、電聲學等領域有許多開創性成果。20世紀30年代提出“相角補償原理”,對振蕩理論的發展做出貢獻。1959年主持研制出中國第一臺翻譯電子計算機。有專著《電聲學基礎》和《無線電發送設備》(全國通用教材)、《振蕩理論》(1965)、《無線電廣播發送設備近年的某些發展》(1975)等。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。
|